新聞資訊
news center
推薦案例
24小時定制熱線
18580015499
重慶諾韻斯家具有限公司
聯系熱線:18580015499
QQ號碼:976347254
公司地址:重慶市沙坪壩區覃家崗鎮新橋村金竹溝組
當代中國傳統家具設計的問題 中式家具的設計
作者:模板一家具 時間:2016-09-18 瀏覽量:2894
中式家具的設計在家具設計中是有比較大難度的,十幾年看下來,我認為很多人摸不到門道,所以想給設計師企業家多一點思路上的參考。
這里所說的"中式家具"主要指當前的紅木家具,準確一些說應該稱:當代中國傳統家具,就是本文所談應為:當代中國傳統家具設計的問題。當然,本文一些提法針對整個家具設計領域也是適用的。"中式"一詞無非要與現代家具設計區別。
很多人認為紅木家具是歷史上就有,非也!我國各地歷史上很少用這么硬的木頭做家具,為什么?沒有利器,沒有現在的電動工具,做起來真的有點難。歷史上更多是用俗稱"雜木"的木材做家具。那時還沒有"全球化",貿易及運輸條件不可能讓我們的先人見到現在這么多木材種類。大約到明代用上了"黃花梨",其密度還不是很高,加工難度也是可以接受的。值得注意的是,此時并沒有"紅木"這個概念。
中式家具設計的難度在于這種產品本身不止是一件日用品,其背后存在的文化因素難倒很多設計師,而談"文化"即本文的核心點。對于要做中式家具的設計師來說,擺在他們面前的不止是桌子椅子等幾類傳統家具的制式,重要的是要求他們對這后面的文化了解。別看是自己本土的文化,要想真正理解,難度肯定大于現代家具、西方家具的設計理念。我們當代一般人對這些觀念的了解也遠遠多中國古代文化,這也是現代教育使然。
我們所講的古代文化更多是明和清兩代。其實,這兩代的家具所延續的文化體系是不一樣的。明是最后一朝漢族政權,清是少數民族統治多數民族,文化不一樣,政權訴求的側重點不同。明家具產生的背景是對宋的繼承,是從中國老百姓日常生活起居中得來,是以漢民族審美為主形成的。這決定了明代家具的文化屬性。這種屬性于中國同一時期的其他文化包括文學、戲曲是一致的,與同期的其他行業制造水平相當。
清代家具如果從民間看,與明代是沒有很大區別,尤其是清前期的。但今天很多人所強調的清家具無非兩條線索的影響:一是宮廷,二是后期外來文化。
關于宮廷家具很多學者都講過很多,這里就不贅述,只是想說:這本不是傳統,或者說不是本源。宮廷家具的出現是中國傳統家具的異化,是沒有在正常軌道上發展的一次異變。不要把這作為傳統,中國文化的傳統在儒釋道,在民在士,而不在強權不在皇家。
后來外來文化影響下的中國家具制作也有很大問題,特別是1840年以后。這時的中國已經很虛弱,無力正常地吸收健康的養分,民族文化的精神被侵蝕是主要方面。
今天,很少有設計師、企業家能夠從這些角度分析中式家具。椅類、桌類、柜類、箱類等等全國就那么一些圖紙在企業中轉來轉去。所謂開發設計更多是在枝節末梢上改動。全國有紅木家具生產企業約七八千家,真正具有開發設計能力的十有其一,其他不抄又何從。
二、中式家具設計研發的難度還在于,很多社會上的優秀設計師同樣也不能很好理解其中的文化精髓。我看到很多優秀設計師的作品,多是把傳統家具的元素符號化,認為這就是傳統就是中國文化。包括國外一些大師級的設計師對中國傳統家具的認識也十分膚淺,不能認識中國家具的本質精神。符號化是對精神的否定,是懶人的作為。
百多年來,中國在近代現代的進程中,主要是向西方學習。我們用西方的觀念重塑了我們的社會,包括價值觀、道德觀,也包括文明體系。換句話說,在今天整個文化體系里,中國傳統文化處于弱勢。這是近代中國社會歷史發展的結果,非個人可為。比如,設計、美學都是外來詞匯,在中國傳統文化的框架里沒有,是一種完全的現代觀念。
今天的中國傳統家具,恰恰站在東西方文化交匯的節點上。問題在于:在民族復興的今天,我們沒有自己的家具設計文化,何來復興可談?
讓設計師感到困惑的是另外一個難度,即現代家庭生活起居與過去有了很大不同,傳統家具實際使用上并不那么舒適,因為其很多時候不是遵從實用的原則而是禮教。是延續產品開發舒適性的訴求,還是堅持原來的文化象征,這往往是兩難的事情。在此,設計師面臨選擇。
三、那么,反映在家具上的中國傳統文化是什么呢?我認為第一是制作文化,是幾千年文明歷史積淀在家具制作中的東西。第二是民俗文化,是中華民族在幾千年歷史進程中演變形成,一種與起居睡臥飲食相聯系的東西。第三是審美文化,家具中含有中國最傳統最典型美的觀念,這種美的觀念目前看,最少受到外來文化影響,比較多地反映了本土特征。
首先談制作文化。我國人民在器物制作上是很有特點的,歷史上很早就有很多巧奪天工器物被祖先制造出來。而我們的器物制造突出在一個"巧"字,反映了我國勞動人民心靈手巧的特點,也成為歷史上而非今天"中國制造"的一個標志。反映在家具制作上"巧"也是很突出的。傳統家具制造中的根本就是"榫卯結構",這也是中國傳統家具的靈魂,其中就用的一個巧字。關于"榫卯"各種文章包括我自己都已說了很多,這里不再重復。但是如果你放棄了榫卯,就不再是中國傳統家具,而進入現代家具的系列。這是一條重要分界線。另外,傳統家具的"拼板"和"榫接"的工藝也是非常有特點的。
中國傳統家具的制作與中國傳統建筑有著一脈相承的血脈關系,是一門所出。分析學習中國傳統建筑的結構,也包括中國民間木雕,有助于對傳統家具制造技術傳承理解。中式家具設計師開發產品的基礎這些是也。
然后談民俗文化。家具是日用品,歷朝歷代亦然。是日用品就是從日常生活中得出。一部中國家具史就是一部中國生活起居風俗演變的歷史。由席地而坐到"胡床"的進入,到高坐具出現,一直到目前所見古代家具的定型成熟,都反映我國百姓生活很重要的一個方面,這往往是正史看不到的。這種東西非常有趣,完全可以成為設計的趣味點。中國傳統家具的人文特點很強,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對于"器物"的理念。
我國地域遼闊,僅漢族在不同地區就有截然不同的風格和習俗。粵不同于閩,皖不同于鄂。特別是晉、蘇、浙、魯、湘及閩、粵家具制作都有自己的歷史和特點。這些不同本來是十分清晰的,就像這些地方不同的方言一樣迥異,只是近代由于種種原因而模糊。如果把山西家具與廣東家具放在一起就可以看的很清楚。地域文化是民俗文化的基礎,也是中國傳統家具設計的又一趣味點。
最后說審美。中國人的審美關鍵點在什么地方?與外國的有什么不同?這是一個要從我們文化底子說起的話題。簡單說,是以儒家文化、道教文化加之佛教文化影響形成的審美觀念。比如說,"含蓄美",這是很典型的中國審美文化。再比如,對于"瘦"、"透"、"曲"的追求,也充分反映了中國傳統的審美追求。再如圓方對應觀念,"外圓內方"、"下圓上方"或"天圓地方"等,這些無一遺漏都在家具中有不同體現。
通過線條來反映美感也是中國人很特殊的美學觀念。在傳統家具中,線條所形成的視覺動感是非常重要的美的表現。特別需要注意,明代家具中流暢的線條表達是最吸引人的部分。此外,"起線""打凹"兩個常用的裝飾技法也是線條的一種表現。這些制作裝飾的技法使人在不同角度觀察一件家具有不同的效果,并由此帶來視線的運動。運動產生美感,這點我們的祖先很清楚。
十幾年看過來,所有家具設計中中國傳統家具的設計是最難的。明清家具做得再好的,原封不動抄過來也不一定好看,為什么?承載的環境變了,家具在其中的空間比例不一樣了,設計師如果沒有十分敏銳的空間尺度感是把握不了的。離開明清自己設計搞原創更難,為什么?沒有理念,你的設計沒有理論支撐,沒有開發體系,只能改改圖案修修補補越抹越黑每況愈下。
難!沒有設計文化的當代傳統家具難!
四、但設計師在此并非沒有余地,反而可以說空間還很大。
其一,現在做家具是在當代工業化基礎的條件下進行,高度發達的工業加工能力使我們與祖先在面對硬木時已不在一個臺階上了。開料、干燥、開榫卯、雕刻、打磨、涂裝等技術,現代工業加工完全有更好的辦法。
其二,我們有機會見到并用比前人多很多的珍稀木材。這不要說在交通貿易都閉塞的明清,就是民國和改革開放前都沒可能。如果不是改革開放不是全球化不是WTO,我們也沒有條件看到。更多的木材,為今天傳統家具設計的繁榮提供了可以實現的基礎。
其三,今天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別是居住條件的改善,為家具設計提供了可以充分展開的陳置空間,設計有了更好的發揮場所。同時,在民族復興的大條件下,民族文化的話題會吸引更多人關注。通過更多人參與探討,對于中式家具設計的問題會有更清醒的認識。
五、解決之路。也就是藥方,這是最難的。稿子交給編輯部,他們提出你總得有解決的方案吧。我曉得說說容易,開方子是為難的事。但編輯提出不好不做,只好權以此抵擋。
方子之一:改變對中式家具特別是紅木家具的財富觀。首先要還原家具的物質屬性。家具是家里一件用具,我們現在更多稱之為"日用品"。使用,本來是家具的第一屬性。不知什么時候開始,買家具也象買股票一樣,引起了大家的財富熱情。的確,名貴硬木這些年升了不少值,對于這點的關注已經超出了家具使用價值的注意。如果大眾對于中國傳統家具紅木家具的這種財富觀不改變,生產者就會繼續制作偏離本身屬性的產品。當然,我們這個時代在金錢里迷失的也不止這一點。如果消費者一心只想到財富,沒有其他要求,生產者也很難提高。
方子之二:改變紅木家具的文化觀。文化是家具的第二屬性。不同民族不同地區在長時間歷史進程中形成各具特色的起居文化,家具則是起居文化的代表。所以,第二點要做的就是還原家具的文化屬性。中國傳統家具代表的是中國傳統文化,表現的是中國傳統的美和傳統道德。現在做的明式家具,基本是仿明代家具的。但如果你把兩者放在一起,就可以明顯看出其中的差異。為什么?就是文化不同了。如前所述,含蓄和內斂是中國典型的美的要素,這在明代家具以及很多清代家具都有體現,但是在今天的中式或紅木家具中找不到。現代要求的是外露、張揚,多數人認為這是"美",所以含蓄不再。再者,過去不同地區不同的起居文化,反映到家具中不同地區有不同的家具。所以有:蘇作、京作、廣作,還有晉式、徽式的等等。今天,從南到北自東向西全國做的都一樣,哪有一點地域特點。沒有地域特點就是失去了一個地方文化特征。如果這些不能回歸到原點的話,仍然難有好設計好家具出現。
方子之三:制作者需要回到從前。前面很多是對大環境提出,下面更多則是對生產者而言。今天的中式家具制作者做的是中國古代款式家具,但很多人對于自己國家古代的文化一無所知。明為何?清為何?這些不同形制的家具產生于哪個時代,又是如何演變而來?統統不知。給了圖紙就仿著做,所以出來的東西只能是照貓畫虎,徒有其形而無神。我們這個時代做的中國傳統家具很多都缺少了神,沒有靈魂何來"神韻"!因此,制作者必須從精神上回歸過去,重新拾起祖先對于造物的崇敬,對于制作的尊重。比如雕刻的事兒,過去一個學木刻雕花的,起碼要三年的學徒。雕刻技藝的使用十分謹慎,也十分考究。所有今天能看到明清兩代在家具上的雕刻作品,藝術水平都非常之高。現代有了電動工具和雕刻機,泛濫在家具上比比皆是的雕刻圖案粗制濫造,不堪入目。更有甚者,把一件家具從頭雕到腳,沒有一處能下手,何來對"物"的尊重?
方子之四:多一點創新精神。前面提到很多傳統家具生產企業研發的能力不足,是當前大問題。更多企業根本談不上設計研發,主要依靠的就是那么幾張圖紙,照著做了就賣,文化從何而談?所以第四個藥方就是紅木家具生產企業要加大在研發創新上投入。
熱門推薦
會議桌椅組合套裝 辦公桌 會議桌帶話筒04
會議桌椅組合套裝 辦公桌 會議桌帶話筒04
會議桌椅組合套裝 辦公桌 會議桌帶話筒03
會議桌椅組合套裝 辦公桌 會議桌帶話筒03
會議桌椅組合套裝 辦公桌 會議桌帶話筒02
會議桌椅組合套裝 辦公桌 會議桌帶話筒02
會議桌椅組合套裝 辦公桌 會議桌帶話筒01
會議桌椅組合套裝 辦公桌 會議桌帶話筒01
現代老板單人辦公桌帶柜子辦公家具大班臺09
現代老板單人辦公桌帶柜子辦公家具大班臺09
現代老板單人辦公桌帶柜子辦公家具大班臺08
現代老板單人辦公桌帶柜子辦公家具大班臺08
推薦新聞
Copyright 2019 All Right Reserved 重慶吉吉旺辦公家具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主要從事企業辦公家具 高端辦公桌 辦公桌椅定制,歡迎前來咨詢!